上线ERP后问题多,是因为我们没准备好

你是不是听说,上ERP系统能提升效率、减少出错?但你还没上线,就已经看到有工厂这样抱怨:“上了ERP,问题反而更多!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其实,多数情况并非ERP糟糕,而是“上线方式”出了状况。下面我用几个小故事帮你拆解。

1. “流程乱、数据乱,上了系统更乱”——从“暴露问题”说起

很多工厂上线前的流程没理顺,基础数据如物料编码、库存记录常常混乱。上线后ERP反而把这些问题照进现实,暴露得更明显  。原本较为“隐蔽”的混乱被系统放大,反而让人觉得“系统不好用”。

2. “系统技术好,业务部门却不同步”——上线后协调成问题

有些厂商系统功能很强,但上线后业务人员不配合,觉得系统不符合实际操作,甚至主动绕开系统操作  。ERP只是工具,离开业务场景就是“花瓶”,这就容易被弃用。

3. “只靠IT部门维护,没人懂业务”——项目不再有人管

上线前由项目组集中攻坚,大家齐心。但上线后,项目组解散,责任回归IT部门,却没人懂业务逻辑,于是“小毛病”层出不穷,却没人能马上修复  。

4. “需求没调研清楚,上完就偏离蜕化”

需求混乱无法明确,或者上线后频繁变动,往往让ERP功能无法满足实际业务  。此外,如果项目只是“按上去”而不是从痛点出发,很容易偏离目标,最终成了“花瓶工程”  。

5. “培训少、抗拒多,员工害怕上手”

ERP系统再智能,也离不开人来操作。培训不足、员工习惯被打乱,反而出现抵触情绪,“宁愿用传统方式也不愿按系统来”  。

6. “没有维护团队,出问题只能找IT救火”

上线后没有设立专门的维护团队,ERP成了“业务部和IT部之间的战场”。业务部门忙着做自己事,IT部门却成了“救火队”,效率低、责任模糊  。

真实小案例演绎:

A工厂上线ERP之前,仓库的物料编码全靠人工,Excel表格满天飞。上线后,系统要求编码一致,结果一堆历史库存匹配不上,仓库员天天“崩溃”。

B工厂上线后的前一个月,员工们还兴奋得不行;可系统上线之后,各种小问题频发,但项目组已解散,IT完全不懂业务,处理滞后,业务部门开始抗拒。

该怎么办?避免“好系统变烂系统”的三步建议

阶段建议
上线前梳理真实业务流程 → 找痛点(库存、发货、报表) → 明确需求 → 选合适系统、做小范围试点
上线时建立持久项目结构:业务+IT并重;强化培训和试用;设立问题记录与反馈机制
上线后建立ERP维护团队;持续优化流程、数据和技术;设置考核与激励机制,保持业务闭环

总结:

工厂上线ERP后问题变多,这并不是系统的问题,而是“系统上线方式出了问题”——流程没准备好、需求不清、人员不配合、没有持续维护……这样,即使是好的ERP系统也变得难用甚至“没用”。正确的做法是:从人、流程、技术三者协同出发,让ERP成为管理利器,而不是管理障碍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