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也上了ERP、MES,怎么还像没上?”
这是很多制造企业老板的真实疑问。系统花钱买了、培训也做了,结果还是老问题:效率低、订单乱、生产计划打架……
问题不在“系统”,而在于有没有把ERP和MES真正用起来、用对了、打通了。
今天我们就用一家真实企业的故事,讲清楚:
ERP+MES结合,如何让工厂效率翻倍?

一、什么是ERP?什么是MES?先简单说清楚
- ERP系统,是“管理大脑”。它管订单、采购、库存、财务、人事,是企业经营的中枢系统。
- MES系统,是“生产神经”。它连接产线、设备、工人,实时管控生产执行过程。
简单来说:ERP定战略,MES打仗。一个管计划,一个管执行。
如果两个系统不联通、不协同,就像一个人脑袋想得很快,手脚却不听使唤,自然效率低、问题多。
二、案例:一家电子厂,为什么最初系统“装了等于没装”?
我们来看这家电子零件加工厂。
公司有500多人,订单多、产品种类杂。老板听说“数字化能提升效率”,于是先后花了几十万上了ERP和MES系统。
结果如何?系统上线后3个月,问题反而更多:
- ERP下了计划,MES却迟迟接不到指令;
- 现场工人搞不清楚今天干什么;
- 订单交期还是乱,经常被客户催;
- 领导天天加班看报表,还是一堆数据不通、看不懂。
老板急了,找来了数字化顾问一看——问题根源其实很简单:
ERP和MES是“各自为政”,没有打通;工厂流程没优化,系统只是“穿了件西装”,本质却没变。
三、解决方案:不是堆系统,而是打通流程、用好数据
顾问团队建议了三个核心动作:
1. 统一数据编码体系
ERP、MES用的是不同编码,导致数据对不上。首先统一产品、工序、物料编码,为系统联动打基础。
2. 重新梳理业务流程
按订单走向,重新设计从接单 → 计划 → 生产 → 入库 → 发货的全流程,把“人管事”变成“系统控流程”。
3. 打通ERP与MES的数据接口
计划由ERP下达,MES自动接收并派工,工序完成后实时回传给ERP,系统自动更新进度和库存。
四、结果:生产节拍稳了、效率提升30%、老板睡得着觉了!
改造后,这家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:
- 接单到出货时间从10天下降到6天;
- 计划精准率从60%提升到95%;
- 产线每天可多完成15%的产能;
- 老板只看一个看板,就能掌握整体生产情况。
他感慨地说:“以前是靠喊,现在是靠数据。数字化不是装系统,是改习惯、改流程。”
五、写在最后:别让“数字化”只停在PPT上
很多企业的困局,其实不是没上系统,而是系统没真正融入业务流程。
ERP是大脑,MES是手脚,关键是打通神经系统。
所以,如果你已经上了ERP/MES但效果不明显,不妨自查:
- 你的流程是否标准?
- 数据是否统一?
- 系统是否打通?
- 员工是否真的在用?
别急着换系统,先把这几个基本功练扎实,才是真正的“数字化落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