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盯着200万成本了!ERP回本的真相,原来这么算

在很多老板的印象里,ERP 系统就是一笔巨大的投入。随便一家中型制造企业,上来就是 200 万的项目预算。于是问题来了:这么贵的 ERP,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本?三年够不够?

其实,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:ROI(投资回报率)到底怎么算?

案例:200万的ERP,三年回本靠谱吗?

假设一家年产值 2 亿元的制造企业,上 ERP 预算 200 万。ERP 厂商拍着胸脯说:三年内肯定能回本。老板心想:一年省下 70 万,怎么省?

ERP 的回报通常来自三方面:

  1. 效率提升:比如生产计划更精准,库存周转天数从 90 天降到 60 天,少压 300 万库存。
  2. 人工节省:以前财务、计划、仓库都要加班对账,上 ERP 后自动化处理,一年少 10 个岗位,人工费少 80 万。
  3. 管理决策优化:利润、成本一清二楚,减少了错误决策带来的浪费。

如果这家企业一年能通过 ERP 少占用 300 万库存,人工成本省 80 万,决策失误少亏 50 万,总共省下 430 万。三年就是 1290 万。

200 万的投入,换来三年 1290 万的收益,ROI = (1290-200)/200 = 445%。

三年回本?轻轻松松。

为什么很多企业感觉没回本?

问题往往出在两个地方:

  • 预期过高:老板以为 ERP 是“印钞机”,上线就见效,结果发现数据准备、流程优化都要时间。
  • 实施不到位:ERP 不是装个软件那么简单,流程没理顺,员工不配合,系统再好也发挥不了作用。

所以,别只盯着那 200 万成本,真正该看的,是 ERP 带来的效率、库存、人工和决策优化的综合收益。算清楚 ROI,ERP 到底值不值,一目了然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