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清单,三种用法:工程BOM、制造BOM、成本BOM到底差在哪?

什么是BOM?

BOM 就是产品的“物料清单”,列出做一个产品需要哪些零件和材料。

但不同部门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,所以会有三种 BOM:工程BOM、制造BOM、成本BOM。

三种BOM的区别

  1. 工程BOM(EBOM)
    • 谁管:设计部门
    • 重点:设计需要哪些零件,规格尺寸是什么
    • 举例:笔记本电脑设计图里写着屏幕、主板、键盘、电池……但不会写装配顺序、损耗率。
  2. 制造BOM(MBOM)
    • 谁管:生产部门
    • 重点:怎么把零件组装起来,生产需要哪些辅料、工序和顺序
    • 举例:笔记本装配要用螺丝、胶水、散热硅脂,还要考虑工人步骤和测试流程。
  3. 成本BOM
    • 谁管:财务部门
    • 重点:这些零件、辅料、人工和损耗都要花多少钱
    • 举例:屏幕 500 元,键盘 100 元,加上包装、运输和人工,算出整机成本。

三者关系

  • EBOM 先确定“要做什么”;
  • MBOM 再告诉工厂“怎么做”;
  • 成本BOM 最后算清楚“要花多少钱”。

就像做一道菜:

  • 工程BOM = 菜谱写的食材清单;
  • 制造BOM = 厨师的做法 + 备用食材;
  • 成本BOM = 把菜市场价格算进去,得出一盘菜要多少钱。

常见误区

  • 拿工程BOM直接生产,结果少了辅料,装配出错。
  • 成本BOM不更新,导致定价失真。
  • 三种BOM混用,版本乱,部门之间容易“对不上号”。

三种BOM其实是“一件事的三个角度”:

  • 工程BOM关心设计完整;
  • 制造BOM关心能不能顺利生产;
  • 成本BOM关心能不能算得清楚。

搞清楚分工,产品才能又快又好又省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